悉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系列活动《和平与未来》大型交响史诗音乐会暨二战图片展震撼登场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这一全球铭记的重要历史时刻,由悉尼华星艺术团主办,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澳大利亚海事工会、新州南岸工会联合协办的系列纪念活动《和平与未来》大型交响史诗音乐会暨二战图片展,于8月9日晚在悉尼市政厅隆重举行,为中澳文化交流、国际和平纪念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空对话,从图片展启幕

当晚18:30,悉尼市政厅剧场大厅率先开放,现场展出珍贵的二战历史图片资料,生动再现了八十年前世界各地人民共同抵御法西斯战争的英勇场面。观众在图片中重温历史、感怀牺牲、反思当下。一场视觉的沉思构筑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桥梁。

老兵慰问,致敬历史记忆

在老兵慰问会上,中国驻悉尼大使衔总领事王愚阁下亲切慰问了老兵及其后裔代表,并高度赞扬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他说,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同各位抗战老战士及亲属相聚于此,共同表达对抗战英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对悲壮历史的深刻铭记。在此,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向各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慰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平之声,未来之约

19:30,在原住民长者庄严的传统祝福仪式中拉开音乐会的序幕。带有土地记忆与文化根脉的祝福仪式象征着和平愿景在澳大利亚这片多元土地上生根发芽。

嘉宾致辞,构筑精神支柱

音乐会伊始,两位重要嘉宾致辞为整场晚会注入了庄严的精神力量。中国驻悉尼大使衔总领事王愚阁下发表讲话。他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英雄史诗,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缅怀先烈是为了开创未来。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坚决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我们更应努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对抗战英烈最好的告慰。

新州州长代表新州上议员马克·布蒂吉格先生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在二战中发挥的突出作用,赞扬中澳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贡献。他说,和平是我们当下与未来应共同守护的价值,是多元社会共识与团结的力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非凡力量跨越语言将我们连接在一起。中国移民在澳洲社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澳洲政要与多国驻悉尼总领事出席,彰显国际共识

此次活动还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政要以及俄罗斯、哥伦比亚、法国等多国驻悉尼总领事。彰显了《和平与未来》所传递的和平价值已超越语言、国籍与信仰,成为全球共识的文化象征。华人社团代表也热情地出席了音乐会。

多族裔艺术家共襄盛举,情感与信仰交织升华

音乐会凝聚了近400名包括中国、澳洲、南美、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波兰、荷兰、亚美尼亚、罗马尼亚、韩国等不同民族专业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260人大合唱团与58人交响乐团以磅礴的阵容呈现了融合交响乐、合唱、独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和平赞歌。

这场文化交融、民族共融的多元音乐会堪称一场以音乐为载体、以和平为信仰、以记忆为根基的文明交响,更是一场跨越历史与当下、穿越国界与民族的心灵对话。晚会以恢弘的交响结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多元文化交融,为和平奏响史诗级的艺术篇章。从荡气回肠的《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到凝视牺牲与信仰的《抗大校歌》、《辛德勒的名单》,艺术家们用多语种、多风格、多维度的表达,唤醒历史深处的集体记忆。从《一条大河》的深情凝望到《明天会更好》的憧憬,从生铁鲍勃到师生对话《南十字星誓言》,信念与使命必将代代传承,让观众看到了澳大利亚各族裔青年对正义与和平的庄严承诺。整场音乐会巧妙的节目构思将多元的叙事与人文情感融合在同一个空间,在艺术高潮处回望历史、凝视牺牲又昂首未来,形成了“珍惜和平、向死而生”的精神张力。

艺术跨界,和平共鸣

音乐会总导演余俊武坦言:“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信仰对话。它跨越了地域和族群,进一步倡导文化包容与文明互鉴,开放性、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使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文盛事。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因为珍惜和平我们回首往事。这场盛大的音乐会让人们在悉尼这片多元文化交汇之地,重温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记忆,激发人们珍视和平的责任感。